• <delect id="e06ae"><s id="e06ae"></s></delect><menu id="e06ae"><em id="e06ae"></em></menu>
      <li id="e06ae"></li>
    • 
      <rt id="e06ae"><em id="e06ae"></em></rt>
      您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 網(wǎng)站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東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東至縣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2-01-29 00:00 來源:東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字體:[ ]

      本報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結合2021年我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編制而成。本報告中使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期限為202111日至1231日。報告的電子版可在東至縣人民政府網(wǎng)站(網(wǎng)址:http://www.soyaproject.org/Xxgknb/show/4417.html)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東至縣政務公開辦公室聯(lián)系(地址:東至縣堯渡鎮(zhèn)至德大道1號政務中心5樓,郵編:247299,電話:0566-7026048,傳真:0566-7026031)。

      一、總體情況

      2021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政務公開工作相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務公開理念,積極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著力提升信息發(fā)布的“含金量”,提高政策舉措的“到達率”,提升輿情回應的“精準度”,打通群眾獲取政府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政務公開的質(zhì)量和實效得到顯著提升。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21年主動公開信息32214條,其中基礎信息29108條,重點領域信息3106條?!皷|至縣規(guī)劃藍圖”專題全面公開“十一五”至“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發(fā)布國土空間規(guī)劃35條、專項規(guī)劃29條、區(qū)域規(guī)劃30條、規(guī)劃解讀44條。集成展示全縣69家單位預決算、“三公”經(jīng)費、部門項目信息,按季度公開政府債務信息,全縣各部門財政信息規(guī)范化標準化成效明顯。集中展示現(xiàn)行有效監(jiān)管規(guī)則、標準,公開相關規(guī)則和標準96條??h級主流媒體平臺疫情防控專題設置全覆蓋,發(fā)布防疫公告、防疫知識、回應關切等疫情防控信息1310條。及時規(guī)范公開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重大會議信息,發(fā)布常務會議解讀信息22條。面向公眾開展重大決策意見征集60余次。對外公開26個試點領域公開事項標準,接受社會監(jiān)督,全年發(fā)布信息8986條。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制度和流程,印發(fā)依申請公開答復規(guī)范,建立部門協(xié)同會商辦理機制。2021年,全縣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7件,其中已主動公開的4件,可以公開的9件,信息不存在的2件,本機關不掌握的1件,其他處理的1件。所有申請均在法定期限內(nèi)辦結,并以指定提供方式予以答復。受理依申請公開投訴0起、行政復議1件,承辦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應訴案件2件,被依法糾錯0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

      持續(xù)強化源頭認定、強化規(guī)范性文件公開、強化政策文件集中公開,在縣政府網(wǎng)站建立集政策發(fā)布、解讀、咨詢、服務為一體的政策文件庫,集中分類公開政策文件292條,對外發(fā)布(20001月至202112月)現(xiàn)行有效規(guī)范性文件48條。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通過做強政府網(wǎng)站主平臺、規(guī)范政務新媒體平臺、拓展多樣化平臺,搭建點線面結合、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立體化、全覆蓋的公開體系。形成東至縣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當“火車頭”,政務新媒體矩陣為“助推器”,融媒體綜合平臺化身“群眾通”的網(wǎng)格化公開平臺。

      (五)監(jiān)督保障情況

      堅持規(guī)范管理、跟蹤問效、問題導向,2021年政務公開重點工作任務全面高效落實。將社會評議結果作為政務公開考核體系的一部分,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2021年,全縣社會評議活動有序開展,取得良好成效。全年未發(fā)生政務公開責任追究事件。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信息內(nèi)容

      本年制發(fā)件數(shù)

      本年廢止件數(shù)

      現(xiàn)行有效件數(shù)

      規(guī) 章

      0

      0

      0

      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

      8

      2

      48

      第二十條第(五)項

      信息內(nèi)容

      本年處理決定數(shù)量

      行政許可

      9214

      第二十條第(六)項

      信息內(nèi)容

      本年處理決定數(shù)量

      行政處罰

      835

      行政強制

      164

      第二十條第(八)項

      信息內(nèi)容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2696.048589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shù)據(jù)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申請人情況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組織

      總計

      商業(yè)

      企業(yè)

      科研

      機構

      社會公益組織

      法律服務機構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shù)量

      14

      2

       0

      1

       0

       0

       17

      二、上年結轉(zhuǎn)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shù)量

       0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一)予以公開

      11

       1

      1

       0

       0

      13

      (二)部分公開(區(qū)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0

       0

       0

       0

       0

      (三)不予公開

      1.屬于國家秘密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公開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穩(wěn)定”

       0

      0

       0

       0

       0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0

      0

       0

       0

       0

      5.屬于三類內(nèi)部事務信息

       0

      0

       0

       0

       0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0

      0

       0

       0

       0

      7.屬于行政執(zhí)法案卷

       0

      0

       0

       0

       0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0

      0

       0

       0

       0

      (四)無法提供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3

       0

       0

      3

      2.沒有現(xiàn)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3.補正后申請內(nèi)容仍不明確

       0

      0

       0

       0

       0

      (五)不予處理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0

      0

       0

       0

       0

      2.重復申請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0

      0

       0

       0

       0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0

      0

       0

       0

       0

      (六)其他處理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0

      0

       0

       0

       0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0

      0

       0

       0

       0

      3.其他

      0

       1

       0

       0

       0

       1

      (七)總計

      14

      2

       0

       17

      四、結轉(zhuǎn)下年度繼續(xù)辦理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結果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未經(jīng)復議直接起訴

      復議后起訴

      結果

      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結果

      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1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1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存在問題。2021年,我縣在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中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在落實過程中還存在公眾對政府工作的參與度還不夠高;解讀回應的社會效果還有待提升;政府信息資源缺乏系統(tǒng)性等問題。

      (二)改進措施。一是擴大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度。抓好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的落實,豐富聽證座談、論證會、列席會議等意見征求形式。完善面向公眾征求意見專欄,加大對征求意見收集采納情況的公開力度并與對應信息進行關聯(lián),增加民眾的參與度,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二是提高政策解讀回應水平。豐富政策文件、會議活動信息呈現(xiàn)形式,力爭通俗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統(tǒng)籌利用新聞發(fā)布會、在線訪談等政府群眾互動渠道,實行政策解讀多維度交流的政民互動新模式,提升信息發(fā)布、解讀回應、政民互動、辦事服務整體水平。三是提升政務信息公開實效。持續(xù)開展政務公開精細化培訓服務工作。加大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熱點、群眾辦事堵點痛點信息公開力度,促進政務公開社會效益全面提升。提高信息化運用水平,加強用戶體驗,不斷降低政務信息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實現(xiàn)高質(zhì)量政務公開。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政府信息公開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規(guī)定的按件、按量收費標準,本年度全縣各級行政機關未向社會公眾、企業(yè)收取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費用,沒有產(chǎn)生信息公開處理費。

      (二)信息公開創(chuàng)新做法。一是公開“規(guī)范化”。細化體制機制、標準指引、平臺規(guī)范、工作流程等內(nèi)容,建立健全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等全鏈條式政務公開制度體系,實施清單動態(tài)調(diào)整機制,2021年全面梳理縣級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主動公開目錄清單,優(yōu)化設置欄目,編制梳理事項清單目錄6158項。編制村(居)民委員會公開事項清單,明確村(居)務公開的事項內(nèi)容、時限、方式、對象等,規(guī)范公開程序,促進村(居)務公開工作經(jīng)?;?、制度化、規(guī)范化。分層分級分類開展業(yè)務輪訓,舉辦政務公開業(yè)務培訓班3期,累計400余人次參加,“新人小課堂”“點對點”政務公開培訓直通車,累計服務110家單位,基層政務公開合力進一步顯現(xiàn)。二是內(nèi)容“便民化”。按季度召開企業(yè)家座談會,開門納諫,完善交辦反饋機制,為企業(yè)辦實事、解難題。編訂“政策咨詢一本通”,展示全縣各部門涉及的政策名稱、服務范圍、服務對象等,讓社會公眾看得清,查得到,問得明。以為企業(yè)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將各部門22類事項以二維碼的形式集成匯編,在縣政府網(wǎng)站建立專題,并在公開專區(qū)提供匯編合訂本,方便企業(yè)和群眾查詢體驗。強化對企信息公開,設置雙招雙引專題、惠企政策咨詢主題窗口,公開惠企政策兌現(xiàn)流程圖。三是解讀“親民化”。統(tǒng)籌運用政府網(wǎng)站、“兩微一端”、皖事通等平臺解讀好相關政策措施、執(zhí)行情況和工作成效,聚焦重大政策通過在線訪談、新聞發(fā)布會開展實質(zhì)解讀、深度解讀、延伸解讀,有效引導預期,實行政策解讀多維度交流的政民互動新模式。在政策文件庫內(nèi)建立問答知識庫,實現(xiàn)政策文件與問答解讀配對,運用政策智能問答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惠企政策咨詢主題窗口,與政策庫進行聯(lián)動服務,深化“一號答”、“一站式”政策咨詢服務效果,精準傳達政策意圖,助力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四是平臺“立體化”。以“實時監(jiān)管+按月通報”模式規(guī)范政務新媒體內(nèi)容,提升以“東至縣人民政府發(fā)布”為龍頭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運行水平。優(yōu)化網(wǎng)站查詢、歸類等功能設計,在網(wǎng)站綜合搜索功能基礎上,實現(xiàn)搜索結果分類展示,增設信息公開欄目搜索,方便公眾快捷查找定位所需欄目信息。通過“公開+專題”形式開設信息公開專題專欄17個,集成展示專題領域信息。與融媒體中心建立協(xié)同聯(lián)動工作機制,加強政府網(wǎng)站公開、辦事、互動等功能與融媒體平臺的對接,為公眾提供多樣便捷的信息獲取和辦事渠道。建成縣、鄉(xiāng)兩級政務公開專區(qū)18個,成功創(chuàng)建市級基層政務公開“兩化”示范區(qū)。依托“皖事通”APP”,開設政務公開專欄,實現(xiàn)人才政策、招商政策等政策文件和政策解讀精準推送。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2020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视色,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综合色
      • <delect id="e06ae"><s id="e06ae"></s></delect><menu id="e06ae"><em id="e06ae"></em></menu>
        <li id="e06ae"></li>
      • 
        <rt id="e06ae"><em id="e06ae"></e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