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13418210032873427/202404-00045 | 組配分類: | 應急預案 |
發(fā)布機構: | 勝利鎮(zhèn)人民政府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名稱: | 勝利鎮(zhèn)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 文號: | |
成文日期: | 發(fā)布日期: | 2024-04-24 | |
廢止日期: |
勝利鎮(zhèn)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一)鄉(xiāng)鎮(zhèn)概況
勝利鎮(zhèn)位于東至縣城西北部,鎮(zhèn)政府所在位東經30°24′29.02″,北緯116°59′09.2″,東依升金湖畔,南連東流鎮(zhèn),西臨長江,北接大渡口鎮(zhèn),屬黃盆河水系,全鎮(zhèn)國土面積145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436個村民小組,全鎮(zhèn)人口59928人,總戶15581戶,現有耕地面積約十三萬畝,是東至縣糧油棉主產區(qū)之一。
勝利鎮(zhèn)地處長江南岸,為典型的丘陵地區(qū),東臨湖,西濱江,境內崗壟交錯,湖坂接壤,低田高地、河、江、田、林、路如網,地形復雜,自然排灌條件差,土壤屬砂壤土,土質肥沃,透氣好,適宜多種農作物栽培,盛產糧油棉及小麥、花生、芝麻、大豆等作物,是東至縣國家優(yōu)質棉基地和安徽省雙低油菜基地之一。平均年降雨量1530mm,徑流量765mm,水資源主要來源于大氣降雨,境內?。ǘ┬退畮?座,庫容104.1萬立方米,5000方—10萬方以下山塘87座,總庫容116.16萬方,每年春季蓄水夏季灌溉,解決部分農作物需水,另有較富裕的長江和升金湖水資源,無污染水源較好,能滿足本鎮(zhèn)農作物需水的總量,但由于降水年內和年際分布不均,過境水量利用率低,在農作物生長期5-9月份易遭澇災及旱災,6月底偏澇,7-9月份,旱澇交替發(fā)生,對農業(yè)生產極為不利。
(二)風險隱患情況
對洪澇風險隱患進行排查,主要風險點為水庫下游影響區(qū)、圩堤低洼處。具體風險隱患情況詳見附件2。
二、組織指揮及職責
(一)鎮(zhèn)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政 委:金仁安
指 揮 長:楊 國
副指揮長:齊濟勇 金海霞 朱錫斌 付亮萍
樊 方 周 勝 馮胡送 鞏志俊
吳云飛 江小龍 (常務) 余宗勝
成 員:檀華飛 錢 進 董哲強 熊宏斌
嚴龍浩 吳可塑 李 煒 檀勝平
王劍明 胡志軍 儲 昭 程世興
吳其發(fā) 林 行 益冬冬 金朝輝
馬樂平 施貴兵 饒競峰 李 楊
陳 赫 程龍興 周革生 王 昊
佘良利 邱譜文 李 進 汪翀昊
胡和旺 朱立進 唐國強 彭衛(wèi)東
程林軍 馮少松 徐紀軍 鄭寶國
劉永勝 鄒世平 丁幫勤
(二)工作職責
1、指揮部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上級防汛抗旱指揮部及縣委、縣政府對防汛抗旱工作的決策部署;
(2)制定全鎮(zhèn)防汛抗旱工作政策、制度等;
(3)依法組織制定重要河庫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調度方案、應急水量調度方案等;
(4)組織開展防汛抗旱檢查,監(jiān)督落實重要工程和重點區(qū)位防汛抗旱責任;
(5)組織協調、指揮決策和指導監(jiān)督重大水旱災害應急搶險救援工作,調度運用影響重大的防洪抗旱工程設施;
(6)指導監(jiān)督防汛抗旱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
(7)組織災后水毀修復及做好相關協調工作;
(8)發(fā)生大洪水時,根據需要成立綜合協調、綜合保障、轉移安置、衛(wèi)生防疫、宣傳報道等工作組,承擔防汛抗洪相應工作職責;
(9)承擔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職責。
2、指揮部成員主要職責
政委:負責防汛抗旱全面指揮。
指揮長:在鎮(zhèn)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組織、指揮全鎮(zhèn)防汛抗旱工作。主持鎮(zhèn)防汛抗旱指揮部全體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決策重大事項。
常務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組織、指揮、協調全鎮(zhèn)防汛抗旱工作。主持防汛抗旱指揮部日常工作。
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常務指揮長組織、指揮、協調全鎮(zhèn)防汛抗旱工作。
副指揮長(武裝部長):負責組織民兵力量參加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等重大搶險救災行動。
(三)指揮機構辦公室組成及職責
指揮機構辦公室設在鎮(zhèn)應急辦,朱錫斌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錢進、吳其發(fā)、林行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主要職責:
(1)承辦鎮(zhèn)防指的日常工作,及時掌握全鎮(zhèn)汛情、旱情、工情;
(2)組織擬訂并實施鎮(zhèn)級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3)收集掌握汛情、旱情、險情、災情和防汛抗旱行動情況等;
(4)組織防汛抗旱會商,分析研判形勢,提出應對方案與建議;
(5)協調、監(jiān)督各村、各單位落實鎮(zhèn)防指工作部署;
(6)組織指導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和防汛抗旱隊伍建設;
(7)組織指導防汛抗旱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
(8)組織指導重大水旱災害應急處置的調查評估工作;
(9)負責其他防汛抗旱有關工作落實等。
(四)鎮(zhèn)防指成員單位專項工作及職責
1、應急辦:負責組織協調水旱災害應急救援工作,組織協調山洪防御工作;組織核查災情信息,統(tǒng)一發(fā)布災情;負責監(jiān)督、指導汛期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安全度汛的督查和檢查,防范洪澇災害引起的生產安全事故。
2、水利站:負責管理水庫等水利設施的安全運行工作;組織實施重要河庫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災及應急水量調度工作,承擔防御洪水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撐工作;組織指導水毀工程修復工作。
3、黨政辦:負責聯絡各成員單位,做好協調,上報及信息文稿撰寫匯報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4、民政所:負責組織安排危險區(qū)民政福利設施及財產安全轉移以及災后
5、財政分局:組織實施全鎮(zhèn)防汛抗旱經費預算;根據有關部門和村鎮(zhèn)提出的申請,會同鎮(zhèn)防辦在年度預算內審核下撥防汛抗旱經費,并監(jiān)督使用。
6、供電所:負責電力設施的防洪及電力調度安全工作,保障防汛、排澇、抗旱的電力供應。
7、派出所:負責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依法打擊造謠惑眾和盜竊、哄搶防汛抗旱物資以及破壞防汛抗旱設施的違法犯罪活動;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置因防汛抗旱引發(fā)的群體性事件,協助組織群眾從危險地區(qū)安全撤離和轉移。
8、勝利鎮(zhèn)中心學校:負責學校防汛抗旱工作,防止洪澇災害,搞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發(fā)生險情組織學生安全撤離。
9、公路站:負責公路、橋梁等工程設施防汛抗旱工作,組織搶險救援力量實施公路、橋梁搶通保通,保障工程設施安全及信息收集工作。
10、農經辦:負責掌握農業(yè)洪澇、旱災信息,組織開展農業(yè)生產救災指導和技術服務,指導災后農業(yè)生產救災和生產恢復工作。
11、東至縣第三人民醫(yī)院:負責洪澇、干旱災區(qū)疾病預防控制和醫(yī)療救援工作;及時向鎮(zhèn)防指提供水、旱災區(qū)疫情和防治信息;組織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開展防病治病,預防和控制疫情的發(fā)生和流行。
所有成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人員為直接責任人。責任人要加大巡查檢查力度,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五)包保責任人及職責
1、包保村的鎮(zhèn)級防汛責任人及職責
包保村的鎮(zhèn)級責任人表
序號 |
包保村 |
包保人 |
職務 |
聯系方式 |
備注 |
1 |
新華村 |
朱錫斌 |
黨委副書記 副鎮(zhèn)長 |
13013041238 |
|
2 |
黃石村 |
|
|||
3 |
姜東村 |
金海霞 |
黨委副書記 |
18056608675 |
|
4 |
樓閣村 |
|
|||
5 |
先進村 |
鞏志俊 |
黨委委員 副鎮(zhèn)長 |
18056672743 |
|
6 |
聯合村 |
|
|||
7 |
康橋村 |
樊 方 |
黨委委員 組織委員 |
13856654160 |
|
8 |
吉陽村 |
|
|||
9 |
方村 |
馮胡送 |
黨委委員 專武部長 |
13856690560 |
|
10 |
阜康村 |
|
|||
11 |
城北村 |
吳云飛 |
副鎮(zhèn)長 |
18056653099 |
|
12 |
萬嶺村 |
|
|||
13 |
江心村 |
周 勝 |
黨委委員 統(tǒng)戰(zhàn)部長 |
13856686290 |
|
14 |
幸福村 |
|
|||
15 |
桃源橋 |
江小龍 |
副鎮(zhèn)長
|
15056605005 |
|
16 |
湖濱村 |
|
|||
17 |
青云村 |
齊濟勇 |
人大主席 |
18705664176 |
|
18 |
橫州村 |
|
|||
19 |
瓦垅村 |
付亮萍 |
紀委書記 |
13955503031 |
|
20 |
新軍村 |
|
|||
21 |
南豐村 |
余宗勝 |
派出所副所長 |
13856670266 |
|
職責:
(1)督促指導所包村開展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2)落實指揮部各項工作任務要求等。
2、水庫防洪工程防汛責任人及職責 2024年勝利鎮(zhèn)小型水庫防汛責任人名單 |
|||||||||||||
序號 |
水庫 名稱 |
行政責任人 |
技術責任人 |
行政村責任人 |
巡查責任人 |
||||||||
姓 名 |
職 務 |
聯系方式 |
姓 名 |
職 務 |
聯系方式 |
姓 名 |
職 務 |
聯系方式 |
姓名 |
職 務 |
聯系方式 |
||
1 |
白龍 |
江小龍 |
副鎮(zhèn)長 |
13856690560 |
林行 |
站長 |
18356673002 |
朱春芳 |
桃源橋支書、主任 |
13955502177 |
朱春芳 |
桃源橋支書、主任 |
13955502177 |
2 |
紅池塘 |
付亮萍 |
紀委書記 |
13955503031 |
林行 |
站長 |
18356673002 |
胡明哲 |
瓦垅支書、主任 |
13053298380 |
胡明哲 |
瓦垅支書、主任 |
13053298380 |
3 |
五豐 |
付亮萍 |
紀委書記 |
13955503031 |
林行 |
站長 |
18356673002 |
唐慧梅 |
新建支書、主任 |
13856616107 |
唐慧梅 |
新軍支書、主任 |
13856616107 |
4 |
高塘 |
余宗勝 |
鎮(zhèn)派出所副所長 |
13856670266 |
林行 |
站長 |
18356673002 |
佘結兵 |
南豐支書、主任 |
13856646019 |
佘結兵 |
南豐支書、主任 |
13856646019 |
5 |
百祥 |
吳云飛 |
副鎮(zhèn)長 |
18056653099 |
林行 |
站長 |
18356673002 |
陳學中 |
萬嶺支書、主任 |
15856629587 |
陳學中 |
萬嶺支書、主任 |
15856629587 |
職責:
(1)行政責任人:負責水庫防汛安全組織領導;組織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水庫防汛安全重大問題;組織開展防汛檢查、隱患排查和應急演練;掌握了解水庫基本情況,組織開展汛前、汛中至少2次防汛檢查,遇暴雨、洪水、地震及發(fā)生工程異常等,及時組織或督促防汛技術責任人組織檢查。重點檢查:防汛“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是否落實;大壩安全狀況,溢洪道是否暢通,閘門及啟閉機運行是否可靠,安全隱患治理和水毀工程修復是否完成;汛限水位控制是否嚴格;防汛物資儲備、搶險隊伍落實、交通通信保障等情況。水庫發(fā)生重大汛情、險情、事故等突發(fā)事件時,應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或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應急處置,根據應急響應情況,及時做好人員轉移避險。
(2)技術責任人:指導防汛巡查責任人,按照巡查部位、內容、路線、頻次和記錄要求做好巡查工作。做好水雨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jiān)測。落實水庫調度要求,控制汛限水位;做好工程檔案管理。組織編制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和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協助防汛行政責任人組織應急演練。對水庫防洪調度和搶險技術方案提出建議,協助行政責任人現場搶險。協調解決水庫安全度汛工作涉及技術方面的問題。
(3)巡查責任人:汛期值班值守、巡壩查險、日常報汛、設備操作、水庫現場預警發(fā)布等。按照要求開展巡視檢查,做好巡查記錄;汛期每日應不少于1次巡查,出現大壩異?;螂U情、設施設備故障、水庫水位快速上漲等情況應加密巡查,并及時報告防汛技術責任人或防汛行政責任人;發(fā)現可能引發(fā)水庫潰壩或漫壩風險、威脅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突發(fā)事件時,按照應急預案規(guī)定,在報告的同時及時向下游地區(qū)發(fā)出警報信息。
3、危險區(qū)人員轉移網格包保責任人及職責
(1)網格包保責任人表見附件3。
(2)職責
鎮(zhèn)包保責任人:負責聯系村檢查指導協調監(jiān)督工作。
村包保責任人:負責本村指揮協調工作、負責傳達上級命令、通知、發(fā)布預警。
網格包保責任人:負責網格日常巡查及險情、災情報告工作,轉移安置等工作。
三、預警與應急響應
(一)監(jiān)測預警
1、氣象監(jiān)測:密切關注最新氣象信息動態(tài),及時向各村各單位推送;
2、水文監(jiān)測:關注河、庫、塘現狀水位、水量情況;
3、水庫、山塘水利工程監(jiān)測:及時報送實時水位、蓄水量情況,大壩、溢洪道、放水涵等運行情況,當預報有降雨時,應加密巡查;
(二)啟動響應
當災害發(fā)生后,各村應先期采取有效處置措施,減少損失,同時向鎮(zhèn)報告有關情況。
1.1、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啟動I級響應
(1)長江、升金湖勝利段發(fā)生超過保證水位的洪水;
(2)發(fā)生面積大于1.5萬畝的洪澇災害;
(3)三個村以上范圍內發(fā)生特大干旱;
(4)其他需要啟動一級響應的情況。
1.2、響應行動
(1)會商部署:鎮(zhèn)指揮長組織指揮應對工作,召開全鎮(zhèn)緊急部署會,落實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立即采取轉移避險,采取“關停撤”等措施;召開會商調度會,了解汛情、險情、旱情、災情等情況,研判防汛抗旱形勢,做出下一步部署;
(2)組織指揮:鎮(zhèn)指揮長安排包保村領導到村開展防汛抗旱工作,并帶領相關人員赴一線督查指導,指揮長坐鎮(zhèn)指揮;
(3)值班值守:強化24小時指揮長帶班值守,各村、各單位、各站所辦24小時在崗在位,保持通訊暢通,及時協調處理相關工作;
(4)信息報送:鎮(zhèn)防辦應及時將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的情況報送鎮(zhèn)指揮部,并上報縣委、縣政府、縣防辦;
(5)搶險救援隊伍:通知集結民兵、藍天中隊、各村搶險人員,隨時待命,做好應急準備;
(6)物資設備:落實砂石料、麻袋、水泵、倒虹吸現場儲存和協議儲備,聯系挖機、鏟車等搶險機械,做好準備;
(7)安置點:提前落實安置點位置,在需要時可以隨時啟用,并做好安置人員的后勤保障;
(8)群眾動員:發(fā)動群眾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救災工作。
2.1、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啟動Ⅱ級響應
(1)長江、升金湖勝利段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ǘ┬退畮彀l(fā)生重大險情,或?。ǘ┬退畮彀l(fā)生垮壩;
(3)發(fā)生面積大于1萬畝的洪澇災害;
(4)多個村范圍內發(fā)生嚴重干旱;
2.2、響應行動
(1)會商部署:鎮(zhèn)指揮長組織指揮應對工作,落實有關防汛抗旱工作,召開會商調度會,督查指導轉移避險,采取“關停撤”等措施;了解汛情、險情、旱情、災情等情況,研判防汛抗旱形勢,做出下一步部署;
(2)組織指揮:鎮(zhèn)指揮長安排包保村領導到村開展防汛抗旱工作,指揮長或常務副指揮長坐鎮(zhèn)指揮;
(3)值班值守:強化24小時常務副指揮長帶班值守,各村、各單位、各站所辦24小時在崗在位,保持通訊暢通,及時協調處理相關工作;
(4)信息報送:鎮(zhèn)防辦應及時將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的情況報送鎮(zhèn)指揮部,并上報縣委、縣政府、縣防辦;
(5)搶險救援隊伍:通知集結民兵排、藍天中隊、各村搶險人員,隨時待命,做好應急準備;
(6)物資設備:落實砂石料、麻袋、水泵、倒虹吸現場儲存和協議儲備,聯系挖機、鏟車等搶險機械,做好準備;
(7)安置點:提前落實安置點位置,在需要時可以隨時啟用,并做好安置人員的后勤保障;
(8)群眾動員:發(fā)動群眾開展生產生活自救,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救災工作。
3.1、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啟動III級響應
(1)長江、升金湖勝利段同時發(fā)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ǘ┬退畮彀l(fā)生重大險情;
(3)發(fā)生面積大于0.5萬畝的洪澇災害;
(4)多個村范圍內發(fā)生中度干旱;
3.2、響應行動
(1)安排部署:鎮(zhèn)指揮長組織指揮應對工作,落實有關防汛抗旱工作,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召開會商調度會,督查指導轉移避險,采取“關停撤”等措施;了解汛情、險情、旱情、災情等情況,研判防汛抗旱形勢,做出下一步部署;
(2)組織指揮:鎮(zhèn)指揮長安排包保村領導到村開展防汛抗旱工作,指揮長或常務副指揮長坐鎮(zhèn)指揮;
(3)值班值守:強化24小時副指揮長帶班值守,各村、各單位、各站所辦24小時在崗在位,保持通訊暢通,及時協調處理相關工作;
(4)信息報送:鎮(zhèn)防辦應及時將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的情況報送鎮(zhèn)指揮部,并上報縣委、縣政府、縣防辦;
(5)搶險救援隊伍:通知集結民兵排、藍天中隊、各村搶險人員,隨時待命,做好應急準備;
(6)物資設備:落實砂石料、麻袋、水泵、倒虹吸現場儲存和協議儲備,聯系挖機、鏟車等搶險機械,做好準備;
(7)安置點:提前落實安置點位置,在需要時可以隨時啟用,并做好安置人員的后勤保障。
4.1、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啟動Ⅳ級響應
(1)長江勝利段或升金湖勝利段發(fā)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ǘ┬退畮彀l(fā)生較大險情;
(3)發(fā)生面積大于0.2萬畝的洪澇災害;
(4)多個村范圍內發(fā)生輕度干旱;
4.2、響應行動
(1)安排部署:鎮(zhèn)指揮長組織指揮應對工作,落實有關防汛抗旱工作;了解汛情、險情、旱情、災情等情況,研判防汛抗旱形勢,做出下一步部署;
(2)組織指揮:鎮(zhèn)指揮長安排包保村領導督促各村開展防汛抗旱工作,副指揮長坐鎮(zhèn)指揮;
(3)值班值守:強化領導帶班值守,各村、各單位、各站所辦應有值班人員,保持通訊暢通,做好待命準備,及時協調處理相關工作;
(4)信息報送:鎮(zhèn)防辦應及時將防汛抗旱的情況報送鎮(zhèn)指揮部,并上報縣委、縣政府、縣防辦;
(5)搶險救援隊伍:通知集結民兵排、藍天中隊、各村搶險人員,隨時待命,做好應急準備;
(6)物資設備:落實砂石料、麻袋、水泵、倒虹吸現場儲存和協議儲備,聯系挖機、鏟車等搶險機械,做好準備;
(7)安置點:提前落實安置點位置,在需要時可以隨時啟用,并做好安置人員的后勤保障。
(三)防汛響應措施
1、水庫、山塘巡查防守
(1)汛限水位以下,汛期每天1次,發(fā)生降雨時,每天2次;
(2)汛限水位以上,汛期每天2次,如天氣惡劣強降雨持續(xù)時,每天不少于4次,必要時加密巡查;
(3)發(fā)生險情時,24小時不間斷巡查。
2、危險區(qū)人員轉移
2.1、水庫、山塘下游危險區(qū)人員轉移
(1)當達到設計水位以下0.5米時,發(fā)布準備轉移指令,當達到設計水位時,立即轉移人員;
(2)發(fā)生較大險情時,發(fā)布準備轉移指令,視險情發(fā)展情況發(fā)布轉移指令;
(3)發(fā)生重大險情時,發(fā)布立即轉移指令。
轉移人員、轉移路線、安置點等按照水庫專項應急預案執(zhí)行。
3、重點風險部位巡查和管控
(1)加強對病險、高水位運行水庫、山塘、山洪威脅區(qū)、地災點、危舊房屋、在建水利工程等部位和區(qū)域的巡查;
(2)當發(fā)布三級及以上響應時,或有可能帶來嚴重風險時,應立即采取“關停撤”等措施,各村、各行業(yè)、各主管單位應通知督促轄區(qū)可能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單位做好防范工作,并安排人員做好值守和應急處置準備。
4、防洪工程險情處置和被困人員救援
(1)當防洪工程發(fā)生險情后,所在村應立即組織人員、機械、物資進行搶險并及時向鎮(zhèn)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鎮(zhèn)安排技術人員到現場查看后,根據現場險情拿出初步處理意見,報告指揮部作出決定,并將險情有關情況報縣防辦,提請縣防辦派出技術專家組進行指導搶險。若有必要,提前轉移危險區(qū)群眾。
(2)當發(fā)現被困人員,應立即組織施救,并通知消防、公安等專業(yè)力量協助開展救援。
5、應急排澇
提前儲備部分排澇水泵、管道等設備,當水庫、山塘水位過高或出現險情時,應架設水泵抽水,情況緊急時開挖拓寬泄水通道。
6、道路搶通、供電保障、通信保障、治安保障、醫(yī)療保障等
交通、供電、通信、治安、醫(yī)療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防汛搶險救災應急保障。
(四)抗旱響應措施
抗旱用水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地表、后地下,先節(jié)水、后調水”的原則。氣象、農業(yè)、水利等業(yè)務部門要加強與縣級業(yè)務主管部門對接,建立健全旱情監(jiān)測網絡,掌握實時旱情,并預測干旱發(fā)展趨勢。針對干旱災害的成因、影響范圍及程度,采取相應預警措施。
特大干旱:農作物大面積枯死,受旱地區(qū)作物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80%以上。農村供水和人畜飲用水面臨嚴重困難,因旱造成飲水困難人口所在地區(qū)人口比例大于60%。
嚴重干旱:田間嚴重缺水,稻田龜裂,禾苗枯萎或死苗,對作物生長和作物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受旱地區(qū)作物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51%—80%。農村供水和人畜飲用水發(fā)生困難,因旱造成飲水困難人口占所在地區(qū)人口比例41%—60%。
中度干旱:稻田缺水,旱情對作物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局部已影響產量,受旱地區(qū)作物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31%—50%。因旱造成飲水困難人口占所在地區(qū)人口比例21%—40%。
輕度干旱:旱情對農作物正常生長開始造成不利影響,受旱地區(qū)作物受旱面積占播種面積的30%以下。因旱造成飲水困難人口占所在地區(qū)人口比例在20%以下。
抗旱具體措施:
1、確保生活用水
(1)組織召開抗旱會議,部署抗旱工作;
(2)對飲用水源進行統(tǒng)一調度和管理;
(3)號召群眾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
(4)清洗啟用古井,應急打井;
(5)必要時,限時供水、分時供水,限制高耗水企業(yè)單位用水;
(6)實施應急替代水源工程建設等措施;
(7)對飲水困難群眾開展應急送水上門,設置流動送水服務隊。
2、保障灌溉用水
(1)發(fā)動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
(2)筑堰壩截水、挖深坑蓄水、遠距離引水、修建機電井等方式抗旱保灌;
(3)對水庫、山塘蓄水合理有序進行調配,最大限度保障農業(yè)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率;
(4)與氣象部門做好對接,做好人工增雨準備;
(5)農業(yè)、水利部門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幫助群眾將旱情損失減到最小。
四、應急保障
(一)鎮(zhèn)級應急隊伍
鎮(zhèn)指揮部組建搶險應急隊伍50人,人員是附近村在家的青壯年,如有需要,可在15分鐘內集結。
(二)巡庫查險人員
要求各村對水庫、山塘、落實專人進行巡查。
(三)專業(yè)搶險隊伍和裝備
鎮(zhèn)政府與藍天救援隊保持密切聯系,可以出動20人,救援裝備比較齊全;鎮(zhèn)還有防洪民兵連80人。
(四)防汛搶險救援物資和準備
見防汛應急物資清單。
五、宣傳教育與培訓演練
對水庫巡查責任人開展1次培訓,開展1次人員轉移演練。
六、附圖和附表
1、洪澇風險隱患表
2、危險區(qū)網格包保責任人表
3、鎮(zhèn)級應急隊伍表
4、巡庫查險隊伍表
5、防汛搶險救援物資裝備表
6、人員轉移路線圖
Copyright ? 2025 東至縣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5235號-1
主辦單位:東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東至縣政務信息中心 地址:東至縣堯渡鎮(zhèn)至德大道1號 運維電話:05667026048
郵編:247200 皖公網安備34172102000046號 網站標識碼:3417210002
本站支持IPV6訪問